首圖先給大家看一下1303舉升套件所有內容物,這是得利卡在市面上最完整的舉升套件,而我們的正三吋墊塊舉升套件,可以做到至少四到六吋高,目前已完成多輛帥車,這篇就是介紹關於舉升這件事最完整的資訊總匯 The English version will take a bit more time to translate and rewrite, so please stay tuned. 為何會製作屬於1303舉升套件的前言,可以點這看IG之前的文章,這篇部落格會盡量挑重點講,不然篇幅會整個太長,市面上在1303套件出來前針對得利卡舉升其實就三種:簡易舉升、二吋墊塊舉升、四吋墊塊舉升,所以我們的墊塊才會做正三吋墊塊跟市場區隔,這只是原因之一 先講一下簡易舉升好了,文章後邊基本上就不會再提到,簡易舉升就是車子前半部只墊所謂的貓腳印小墊塊在和尚頭的位置,而不是所謂的舉升套件,沒有墊塊墊在車身的大樑,而簡易舉升會因為後鋼板的不同、後加長吊耳的固定位置,讓車身後半部高度不同,所以前半部就需要透過扭力桿去調高車身前半部配合,這張就是灰卡32胎跟天卡31胎的簡易舉升高度差,一樣後鋼板換第一片8mm但加長吊耳鎖的高度位置不同,前面扭力桿調的高度也就有差,所以灰卡比較高但前面三角架、傳動軸、方向機的幾何角度就很差,甚至有點外八了 簡易舉升有經驗的車廠還需要調整變速箱高度讓後傳動軸角度漂亮,調整引擎擔高度避免掃到水箱等,這些都是學問,也是舉升套件的重點之一,所以簡易就是簡易不管做多高,二吋四吋墊塊也就是二吋、四吋舉升,不要再用近年流傳的商業用語什麼三吋高、五吋高舉升,二三十年前的日本改裝套件不會這樣說,十幾年前玩阿卡的前輩們也不會這樣說,有興趣可以點這看灣卡聚落社團文章 講完了簡易舉升,來講完整舉升套件要有哪些東西吧,可能有稍微研究的就發現首圖的1303正三吋完整舉升套件內容物,怎麼比起市面二吋套件多那麼多東西,沒錯甚至比四吋還多,因為以前改阿卡就是以生意為取向,越簡單越便宜越好,而已經是這個年代了,當然是要符合這個年代的改裝產品,來從最前面也是花最多時間的開始講,轉眼第一套樣品我已經要上車一年了點這看 這張照片由上到下,就是對應前面底盤最重要的方向機下降座、前差速器下降座、引擎腳下降座,這三個墊塊的位置,尤其是前兩個部分,前差速器、下三角架、傳動軸、方向機都在這裡,通常久了有異音也是這邊,因為這兩個下降座的位置,無論是平常轉彎或是越野時都是受力最大的地方,至於二吋看起來跟我們三吋墊塊的差距之大,先不多說了,這也是為何以前的車這邊下降座時間久了都焊起來,就是我們決定要做包樑一體式墊塊的原因,所以這裡搞最久,但也有前輩一看到就說終於有人這樣做了! 二吋墊塊跟1303三吋墊塊的差別,最顯而易見的就是我們包樑一體式的設計,這在前面無論高速轉彎、越野打四傳甚至做落差兩邊不同程度受力時,可以達到最好的穩定效果,也因此有剛改裝好的朋友說到:以前都聽人說舉升後很不穩,但我們的很穩!而這就是現代改裝件的進步,與二三十年前改裝件不可同日而語 這篇IG是灰卡改裝好的時候,因為我的只是樣品,接下來放的就以後續改裝的帥車為主,灰卡中間過程還有許多篇有興趣可以自行IG觀看,點這裡 上面照片還沒講完,二吋就是五公分,而二吋舉升通常就用加長和尚頭其實只有四公分,然後我們前面有提到,如果後面高度改太高,前面只靠扭力桿調高,高到前半部幾何角度不對時,受力就變成上三角架容易變形(圖中應該也看得出來變形),所以市面上有推出補強的上三角,但如果為了這而裝就是治標不治本了,上三角變形後最容易出現的就是輪胎變外八,這個情形在很多簡易舉升、二吋舉升都有看到過了,而且是很常見 再來,幾何角度不對後,方向機跟前傳動軸的角度也不好,這就是前面說到的,底盤損耗變嚴重撐不久,所以久了也是會有異音出現,這些都是前半部幾何角度的重要性 既然講到前半部幾何造成異音、外八,再講一個許多舉升的人遇到的狀況,高速會抖動或是裝了能更大落差的雙關節後,會有雙關節打不開或是手排傳動軸抽出來的問題,就是變速箱墊塊跟後面高度不配合,這就是所謂後半部幾何角度的問題,照片應該看得出上下角度差別,主要就是舉升前中後段互相配合,尤其最常出現在二吋後面改太高又不懂得去調節變速箱、引擎部分墊塊這些,但一樣改變不了前面幾何 來看這一篇IG,剛好是二吋套件換成1303正三吋完整舉升套件,想了解二吋三吋差別的,點這裡 後面會再提到這台硬舉到所謂五吋高套件高度的綠卡,很好的說明範例,先回到我們的三吋舉升套件呈現的前後幾何角度都很漂亮,就是後半段墊塊數據跟二吋有很大差別,而且三吋還有水箱墊高座,基本上就是跟四吋套件是一樣的設定,這都是長久以來的改裝經驗累積 這張就是三吋墊塊跟四吋墊塊的差別,剛好可以看到所謂使用時間長後,前兩個下降座主要受力位置焊接加強的地方,也就是我們做一體式包樑墊塊的原因,以前這樣改沒有不對不好,只是因為二三十年來都是這樣,我們現在改進改良、有更好更帥更強悍的選擇,引擎下降座該有的前後落差也有還原,和尚頭墊塊也是正三吋,點這裡有影片 我們把四吋墊塊套件裡面缺少但應該要有的東西也都做出來了,而其實後鋼板墊塊我們的三吋套件跟四吋其實只差僅僅一公分,所以前面綠卡才輕易達到市面所謂五吋高套件的高度,但改太高傾角其實也變少了,我個人還是喜歡正三吋,後鋼板換第一片8mm這個高度配33胎這個整體比例,前後幾何也都漂亮,該有的落差也都有,這是我們作正三吋最大原因 這是1303正三吋完整舉升做出來的落差,這就是我們套件內雙關節完全打開的樣子,這時候提到的變速箱墊塊、後鋼板墊塊所構成的傳動軸角度就很重要,除了下放,上擠跟鋼板也有相關,這兩台都是只換第一片8mm,可以點這裡看這台防爆漆卡,這篇IG有完整一點的影片 然後這篇有提到不同的鋼板厚度改裝點這裡,現在很多人喜歡換四片全新總成,甚至前面那台五吋高綠卡換五片總成,如果有載重是有需求,如果只是為了高度也沒有不行,但全新總成如果第一片還8mm就更難有上擠效果,沒有載重也很彈跳,後面抬太高就會出現前面說的各種幾何角度不好的狀況,而除了換鋼板還有用加長吊耳,兩種加一起既擠不上去也放不下來,只有單純高,然後前後幾何角度都很差,這樣的商人還把二吋墊塊說成四吋舉升套件,根本就不對了 說太多別的,回頭講我們的三吋舉升套件,最前面我們講的改好至少比原本高了四吋,如果有換鋼板就會達到五吋高,甚至再把雙關節換成加長吊耳可以到六吋,但絕不推薦,這就會是一開始說灰卡的簡易舉升打太高傷底盤也沒落差,數學好的就會算了,如果兩吋墊塊要做到四吋高也是傷底盤沒落差,改車就是要讓車更好開而且開長久,除非就像這台綠卡真的不在乎就是要高就對了,還特別搞了四吋和尚頭墊塊給他,這就是另外玩法,不越野單純要高 不然得利卡前半部本來落差就不大,所以把扭力桿調高就落差更小,這時候就有人把上下饅頭切掉要落差,然後避震也是很一般沒什麼阻尼,開起來好像很戰鬥,但很容易這裡壞那裡壞,甚至扭力桿超過極限就斷了,然後就出現加強的扭力桿,其實不一定好,這東西跟手動輪殼一樣都要看材質的,材質不夠好的加強扭力桿只會更加彈跳而且一樣會斷,也是治標不治本,如果要求車好開、穩定性高,真的不如換個好避震,阻尼夠好抓得住,甚至不要切太多饅頭而是越野時把平衡桿放開,現在這樣玩才是對的,我們也在朝這目標繼續進化 這台方燈卡安裝1303正三吋完整舉升套件,可以點這裡,是換四片全新總成,加上ko2的33胎比cooper略大,所以比灰卡高一點點,上面的綠卡當時換五片全新總成,所以之後換33胎就會更高,所以還是那句,二吋墊塊就是二吋舉升,四吋墊塊就是四吋舉升,真的不要再亂講商業手法用語,不然停在旁邊一比會很好笑 改了可承受1.5bar增壓值的引擎,還有五孔滾珠渦輪,比灰卡動力還兇,所以33胎開起來更輕鬆,不是只有改高才能裝大胎,也要週邊動力提升,包含散熱系統良好等,33胎確實又是另一個世界,但正三吋33胎比例完美,歡迎加入正三吋33胎俱樂部 這是31胎搭配正三吋完整舉升的比例,自排如果動力沒特別提升,或是只想要車順順好開,其實31胎就夠了,玩得帥也要玩得久,可以點這篇看更多 舉升有很多學問,不是東西裝一裝就好,要把整個正三吋套件完整化呈現,我們有兩位具有幾百台得利卡底盤改裝經驗的專家,為了把墊塊做到更堅固強悍也花了很多時間精神,再進一步把套件設計的更帥,耗費更多心力,雖然各種成本高但能改上屬於新時代的新產品就是爽,不是沿用舊時代背景的產物!也感謝長期喜愛1303的車友們對好貨的鑑賞,上下這兩台從排燈、中島,到舉升套件都有,出門就是焦點! 這台比較特別是285胎,16吋,所以視覺效果像33胎但沒那麼重拖一點,自排很推薦!在寫這篇文章的同時,改裝也才進入真正的尾聲,沒辦法改太大要改很久,三個月前就先改好舉升,看這裡 接下來總算可以繼續安排其他帥哥改1303正三吋完整舉升套件,有任何問題需求都可以IG或粉絲團洽詢,而下面我挑一些細節照再稍微多做點說明,新的一批部件有一些些地方稍作一點修改,但就以官網商品頁為主了 前面最重要的兩個墊塊,包樑一體式設計,花最多心思的地方 符合現代改裝要求,要強度有,要帥氣外觀也有 引擎下降座也完整還原,和尚頭墊塊也是非常強壯,都經過電腦壓力測試跟實際越野測試 不是二吋那種引擎腳跟長度不對的加長和尚頭,不在同一個維度,時代不同了 正三吋就跟四吋一樣,有水箱墊高座,這是為了得到引擎變速箱跟傳動軸的完美角度,相對需要的水箱墊高座,二吋就沒有這種東西,我們的也是有特別設計 然後我們的方向機萬向舵桿,也是特製加工的長度,用四吋的加工改為兩邊皆為萬向,耐用度更久,而二吋的就一般不用說了 變速箱墊塊,鋼板墊塊,都是用等級6開頭的車用鋁料加工而成 兩個搭配的數據,有漂亮的傳動軸角度,有完美的落差,這就是專業 變速箱墊塊也不單純是鋁柱,強壯美觀的外型,我們的底盤改裝件每一個部件都是精品 鋼板墊塊實際上只跟四吋套件墊塊差一公分,所以我們沒有做四吋除了不想一樣,而是選擇整個底盤更漂亮的各部位數據跟呈現的車高外型整體比例 沒有偷工減料,凹凸點配合膠墊的數據完全一拜,該倒角的地方都有倒角,雖然裝上去都看不到,但該做的都有做,只差之後有更進步的優利膠材質這樣 套件就內含雙關節,不是加長吊耳,光這部分就價差不小,而該附上的優利膠襯套都有,包含前面的加長李仔串也是都換優利膠,這整個套件就是給你最好的東西 鋼板前下的饅頭墊塊也是有,這個小地方甚至有人沒做或高度不對,這其實在你起步的時候,後差速器作動時很重要的東西,所以專業度請拿出來 這也是市面上舉升套件沒有的,我們也把油箱下降一點,所以自排手排這邊有差,這樣做是讓油管更順,包含油管固定位置也都有另外做延長固定座,以前的舉升就是在比誰能省就省做生意要緊,我們全部都做該有都要有,另一張照片還有方向機油管固定,排氣管支架下降固定座,就不全部放了,看首圖就好 最後講一下,這篇沒什麼提到避震,目前安裝的幾位帥哥都是搭配美國的九段式,已經很棒了!而我自己車上則開始在測試調整這個,掛氣瓶氮氣阻尼雙向可調避震,這絕對是目前阿卡舉升用最高級避震,就是為1303正三吋完整舉升套件而開發,實際上車測試到現在,非常滿意,連改過幾百台阿卡底盤的兩位專家都說很讚很穩跟開轎車一樣,我也很希望可以讓大家體會到這種爽感,但,一樣不會便宜,真正的開發是很花時間精神跟很花錢的行為 台灣其實真的很強,可以做出很多很好的東西,也因為現在有一些願意選擇更好的改裝品的使用者,才相對的會有這些出現,不然以前為何阿卡改裝二十年沒改變,因為大家都要便宜貨,預算有限不花大錢都沒有錯,但願意花錢支持這些好貨,讓這個市場有更多更好的選擇,才會是進步,共勉之 一起玩給全世界玩L300的玩家看,這就是台灣的實力,灣卡聚落加油!